国学专家黄奉铎:“不亦说乎”的“说”通“脱”

2018-03-05 15:35:02  阅读 5875 次 评论 0 条

编者按:与黄奉铎老师相识很久,今日就国学方面得以畅谈。其言语间多有金句,且见解独到,内容繁多、系统。待日后逐条录出,以飨国学文友。黄奉铎老师爱书且疑书,遵循孟子“尽信书不如无书”之道,对很多典籍的通行翻译或注释有不同观点,尤其是其对《论语》的诸多解释给人耳目一新之感,有匡正之功。今日特择录其对“学而”第一句“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”的高论,以供大家探究。

timg.jpg

廿年余影:在您的讲座中,有过对《论语》一些注释的批判。为何呢?

黄奉铎:因为它不对。亚圣孟子曾批评当时之师者,“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,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”,剑指当时很多学说的传播者自己尚且糊糊涂涂,却期于使别人明白。孟子如果生在现在,看到“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”翻译成“学习了并时常温习,不是很高兴吗”,该作何感想?别人曾说孟子好辩,孟子给自己解释说,岂好辩哉?予不得已也。当时,他觉得邪说横行,他必须出来匡正。我不敢自比孟子,但还是希望对存疑的地方能够表达出观点,去伪存真。

廿年余影:那该怎么翻译?我也一直感到疑惑,学习本身就是一件让人痛苦的事情,谁愿意去温习呢。温习功课肯定不如游玩来得爽快,怎么能翻译成高兴呢。

黄奉铎:对于这句话,我们需要辨析四个字:学、习、时、说。先说“学”。古今同理,学的方式无非是三种:一是通过书本学,孟子曾说自己没有机会成为孔子的学生(两人年龄错了一百多年),而是通过诸多贤人的学说而得以学习到孔子精髓的。(孟子:予未得为孔子徒也,予私淑诸人也)。二是跟随贤人进行学习,七十二贤人为什么一直追随着孔子周游列国?跟着名师能学习到真本事。三是从事情中感悟。孔子曾把人分为四种:生而知之、学而知之、困而学之、困而不学。困而学之,就是我们常说的从困顿中顿悟。有所悟,就有所知。

无论何种方式,学到的都是理论、知识、经验,都是“脑袋”层面的,而不是行动层面的。接下来我们辨析“习”。习,当作温习,有没有错?不全错。习,有温习的意思,但不仅是温习的意思。习,应该是两个层次的意思:温习、实践。温习的目的在于使知识更熟练,实践的目的在于使理论变为行动。相比温习,实践的意义更大。因此,这个字,应该界定为“能够实践”。不能实践,不能称之为习。能够实践了,自然包含了“温习”。并且,君子六艺“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”,哪一个不需要实践?不能实践,学习的目的何在呢。

再看第三个字:时。现在很多人多采用朱熹的注释,将其当做“时常”。学习了理论,时常来实践,看似能说通,其实有误解。《孟子》里多处出现“时”,比如“斧斤以时入山林”,这里的时,当作“合适、适当的时候”。傅佩荣也从此意。我觉得,时,译作“适当、合适的时候”是对的。儒家讲究凡是居中守正、不过不及,讲究适宜、得体,而“适当、适合的时候”恰好体现了这一思想。学习了本领,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来,体现了君子适时而为的德行。

第四个字:说。这个字,争议最小,但我觉得,误解最大。一般都将其通“悦”,翻译成高兴、愉悦。《说文解字》将其从言、从兑,《易经》里的兑卦有“言”“愉悦”之象征,孔子《易传》也多处以“愉悦”之意来使用“说”,因此有人就结合这些出处而将“不亦说乎”的“说”盖棺定论为“高兴、愉悦”。我觉得,这种译法存疑。

廿年余影:您这些说法相当大胆。前面几个字,我也从其他方家的文章中看到类似观点,但对“说”字,大家却很少有不同声音。我想听听您的高见。将“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”翻译成“学习了并时常温习他,不是很高兴吗”,从学习的心情上,我觉得是不符合的,但结合您刚才的翻译,将其翻译成“学习了并能在适当的时候实践、体现出来”,这确实是令人高兴之事。从这个角度,我觉得,“说”翻译成“愉悦、高兴”,没有错误。

黄奉铎:能够实践,并且适时、恰当好处,的确是可喜之事。但是,你不觉得这个层次有点低吗?孔子成为鲁国司寇的时候,面有喜色,他的弟子子路就用“君子祸至不惧,福至不喜”来揶揄他。儒家是讲究喜怒不形于色的。所以,因为能够实践知识、表现本领,就兴高采烈,非贤者之作风。因此,抛开心情的角度,说,应该通“脱”,翻译成“超越”。

廿年余影:有根据吗?

黄奉铎:既然有人用《易经》兑卦的象征意义来将其翻译成“愉悦、高兴”,那我也用《易经》来支持我的观点。《易经》的经文在孔子之前,据说是周文王和周公旦合撰而成,因而用其解释孔子的东西,比较合适。

《易经》全文中,共有六处用到了“说”,分别是:蒙卦初六“发蒙、利用刑人,用脱桎梏”;小畜卦九三“舆说辐,夫妻反目”;大畜卦九二“舆说輹”;遯卦六二“执之用黄牛之革,莫之胜脱”;睽卦上九“先张之弧,后说之弧”;困卦九五“乃徐有说”。此六处,说,都通“脱”。

“舆说辐”是指物理意义上的脱落,而“用说桎梏”则是教化意义上的超越之意。——桎梏是指刑具,引申为违法乱纪,蒙卦大义是启蒙,幼童得以启蒙,蒙以养正,成为君子,自然能实现对盗逆等小人行为的超越。结合这一点,我们再来看“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”,将其翻译成“学习了并能在适当的时候实践、表现出来,不是一种超越吗”,是不是很合理?

知识得以实践,显然是超越了知识本身,能够使人在行动中有所悟。并且,将从别人那学到的知识付之于自己的行动,本身也完成了对自身的提升。所以,我觉得,说,应该翻译成超越。

廿年余影:完全听蒙了。《易经》太深奥。还有其他依据吗?

黄奉铎:有。我们结合上下文分析。这句话之后,是“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”“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”。这三句话,其实是说了为人的三个方面:求善知、与友、独处。

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,这句是说君子不为外界所移,孔子在《易传》中曾描述了这个境界:不易乎世,不成乎名,遁世无闷,不见是而无闷。意思是:君子不会因为世俗而改变自己,不迷恋于名声,隐居起来不会感到苦闷,不被世人称赞也不感到苦闷。和“人不知而不愠”一个意思。这个层面是独处。君子独处,内省于心,不惑于外。

再看“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”这句话,志同道合为朋,同类为朋,志趣相同的人在一起,自然有和谐之貌,所以,这一句是讲与友交往的情况。这里的“乐”,也不能仅仅翻译成“高兴、快乐”,其包含有“迎友以乐之礼仪,相聚有和之情状”之意。

而“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”则是求善求知之道。孔子有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”之心态,闻一善言,见一善行,惟有实践、超越才能加诸于身。从这些角度,也可以佐证“说”应译作“超越”。

(黄奉铎:学者,易儒统合研究者,新儒派代表人物,出生于中国文化起源地河南淮阳,著有《子曰》系列文化文章。)
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gzywkj.com/post/135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阳光温暖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发表评论


表情

还没有留言,还不快点抢沙发?